复旦国家治理战略报告发布会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1-21 浏览次数:0

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以及北大·复旦·吉大·中大“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复旦国家治理战略报告发布会于2015年1月14日下午在复旦大学文科楼725室举行。十余位驻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国家治理这个专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学术讨论。

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教授首先致辞,陈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致以欢迎。陈院长认为应该从战略高度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复旦国家治理报告是由数家单位的十几位学者共同完成,充分体现了协同的意义。陈院长认为,高校在政策咨询战略研究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并且完全可以把政治战略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结合起来相互推进。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将来会推出一系列战略报告,希望各位老师和媒体朋友多多关注。

会议上半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分党委副书记苏长和教授主持。

苏长和

刘建军

陈志敏

苏长和

刘建军

汪仕凯

赵杰

王向民

汪仕凯

赵杰

王向民

         第一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教授。刘教授认为,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是平面的、自然的,而当今中国的国家治理面临的是立体空间,难度也相应增大。建国以后运动式治理色彩较强,后来一度又演化为技术性治理。运动式治理和技术性治理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是同时存在的。中国要在继承运动式治理和技术性治理之优势基础之上,逐步构建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常态化国家治理体系,所以我们把这个战略报告的主题确定为“常态化治理与全面深化改革”。常态化治理有四种判断,一是常态化治理是一个组织化治理,二是常态化治理是制度化治理,三是常态化治理是法治化治理,四是常态化治理是体系化治理。刘教授认为,中国目前国家治理的最大优势是组织优势。中国的组织优势是超越西方的民主困境,克服苏联、中欧的组织衰败而构建常态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第二位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的汪仕凯博士。汪博士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应放在三个背景和约束条件上去理解,第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第二是无论发展中国家、老牌国家还是新兴民主国家都面临治理的难题和困境;第三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愈发激烈。汪博士提出,国家治理问题很可能成为比较政治学领域中具有主导性的研究议题。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教研部的赵杰博士。赵博士回顾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认为清末三十年的发展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被甲午战争彻底打断,而日本胜利的原因不在物质上,而在制度上,因此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系统化是能从历史上得到教训的。

第四位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王向民副教授。王副教授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其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的功能也越来越大。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是离不开成熟的社会组织的。

第五位发言的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科部主任程竹汝教授。程教授的发言集中在司法监督问题上。程教授认为司法监督在监督体系中间类似于托底的机制。从监督形式的范围上来说,司法监督的范围比司法审查的范围更大。司法监督不仅仅是行政诉讼,很重要的一点还包括了检察机关对公职人员履行公务行为的监督。程老师总结了两个方面,第一是体制改革,其中包括省以下的司法及检查机构管理权集中到省、司法监督配套制度、行政机关尊重行政诉讼等。第二个方面是司法人员的职业保证制度。

上半场结束前各位学者和学生针对行政诉讼、社会组织等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程竹汝

孙国东

李辉

程竹汝

孙国东

李辉

韩福国

韩福国

任远

高民政

薄燕

刘世军

薄燕

刘世军

下半场由程竹汝教授主持。下半场首先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孙国东老师。孙老师认为“常态化治理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战略报告体系新颖,要素完备。他提出,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在国家治理能力、优良民主与良好法治之间取得平衡。

下半场第二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博士李辉老师。李老师指出,腐败即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行为,本身说明国家体系不够现代化。国家公共治理的部门应该是比较趋向于规则化、法治化。李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大胆设想了今后中国反腐败治理的几个趋势,第一是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地方在治理腐败上应该有针对自己特点的一些创新。第二是从公共部门到私人部门,在商业贿赂及洗钱等方面加大反腐力度。第三是从国际到国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权力也是全球化的,因此要做到国际和国内的互动。第四是治理的主体多元导致未来的腐败治理不仅仅是以党为中心的。第五是反腐从局部向整体发展。

下半场第三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韩福国副教授。韩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是中国城市治理的结构性困境。第二是多元协同体系的薄弱。第三是重塑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注重规划的整体性。第四是治理的内生性,重新把城市生活建造出来。

下半场第四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学研究所的任远教授。任教授认为,中国当下的中国城市化过渡到了城乡结构的重新调整、城乡一体化、城乡联动发展的阶段。任教授认为国家治理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间才能够真正得以落实。国家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话语,实际上我们只有将国家治理所包含的法治、规范化、制度化的参与协商,真正落实到生活和实践中间去,才是真正实现国家治理。如果国家治理漂浮在空气中,永远不可能构建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如果社会组织都没有充分成长,那么国家治理就是不完备的。因此,必须把国家治理回归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

下半场第五位发言的是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的高民政教授。高教授认为,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武装力量应该是中国治理体系里面的积极性要素,其重要原因是中国武装力量是在最大的治理领导者控制之下进行的。如果不安全因素不断增长,会给中国其他领域之治理带来很大问题。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如果没有武力的支撑,其他领域的治理也就难以保证。高教授针对此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在探讨研究治理问题或者国家安全问题时,一定要与军事领域的学者进行合作沟通;第二是如果谈国家治理问题,也要同我国的军队和武装力量融合起来;第三个建议是要探讨军地融合和军民融合的问题。

下半场第六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薄燕教授。薄教授认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最具挑战性的是国家如何参与正式的、多边的国际制度的创设。薄教授提出,中国在参与和影响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更具有策略意识,在不同问题上加强与立场相似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合作。例如,中国在推动国际气候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勇于和能够提出所谓的公平、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适用于全球的解决方案。

下半场结束前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武装力量、中国国际人才储备和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会议最后由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一是关于治理问题的研究价值。他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转向,以前我们做政治学研究,核心话题是热衷于政治体制改革,聚焦于中国的民主怎么搞这一议题。而在将来,治理主题很有可能在政治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对于治理问题的研究****提出的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做了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意义空间是非常大的。

第三,关于治理问题,我们的基本态度是,首先要向后看,看我们的历史。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我们要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其次要向外看,有很多好的经验我们不能拒之门外,像现代法治、现代民主和现代组织的治理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一些好的东西,我们中国也要借鉴。最后是向下看,13亿中国人有着非凡的智慧,他们亲手缔造的实践是国家治理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