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环境治理与绿色转型”专刊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19

2021年12月25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复旦公共行政评论》专刊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环境治理与绿色转型”。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2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对专刊论文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

1.jpg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李瑞昌教授主持,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作开幕致辞。李瑞昌教授对《复旦公共行政评论》进行了总体介绍,期刊打破了对作者资历、稿件字数等方面的限制,鼓励青年学者踊跃投稿。熊易寒教授认为专刊投稿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优势,让更多年轻学者不受资历限制地参与学术交流。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我国环境管理领域专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存宽教授对论文进行指导与点评。

2.jpg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李瑞昌教授


3.jpg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


4.jpg

环境管理领域专家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存宽教授

随后,专刊执行主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专刊主题的来源:一方面,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地方环境治理实践还面临种种挑战,亟需推进环保领域的经验归纳与理论发展。来自公共管理、环境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观点的交汇和碰撞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思考。

5.jpg

专刊执行主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板块,包括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环境意识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与成效和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

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部分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王文琪介绍了她与包存宽教授合作的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解释中国环境治理的优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周凌一探讨的是地方环境政策学习网络的行为、结构及影响要素,发现在不同地方政府主体之间,政策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差异,存在任务完成逻辑和合法性逻辑。柏林自由大学政治与社会学系王冬萍博士关注气候倡议联盟、政策学习与中国地方气候政策变化,她使用多案例研究方式,发现气候倡议联盟主要了采取合作策略,塑造了作为技术专家的身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主任陈浩燊从委托代理和资源依赖两个不同的视角来探讨香港地方官员对地区要求的回应,发现虽然信息不对称确实存在,但地方政府的回应是及时的,官僚感知和认识外部资源以及与公众的互动在其中发挥了影响作用。

6.jpg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王文琪

7.jpg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周凌一

8.jpg

柏林自由大学政治与社会学系王冬萍博士

环境意识与公众参与板块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醒讲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在富裕程度、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客观环境问题三种主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使用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环境关心产生的影响。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文亿副教授对广州市激励措施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及行为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存在激励措施无效的一种治理困境。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何晨阳指出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中的问题,公众由于缺乏议题兴趣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而无法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接收,导致环境质量没有因为信息公开而提高。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灵琼讲师将城市居民分成了四类人群,发现在不同阶层之间对于垃圾分类的处置偏好存在差异。

9.jpg

专刊执行主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

10.jpg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何晨阳

环境治理机制与成效部分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存宽教授主持。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徐菁媛用模糊——冲突模型解释了发生在我国东北三省的秸秆禁烧案例,探究了政策冲突过程中权力运作的不同机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岩关注了伯明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案例,分析助推实施机制对增加个体“有限理性”从而改变环保行为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卫卫副教授从三元空间论视角探讨县域环保再生产机理,解释了环境治理中的阻碍及维系机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扬关注到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带来绿色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产生环境治理效应。

11.jpg

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徐菁媛

12.jpg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扬

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部分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徐菁媛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醒讲师介绍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现碳交易试点对电力行业的减排效果不够显著,同时,比较不同试点城市的案例发现存在较大的减排效果差异。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李岩教授提出在中国环保事业进程中,企业的市场力量正在突显。而市场机制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是环境信息公开。山东女子学院孙旭友副教授讨论了农村污染企业是如何隐匿于社会的问题,通过空间制造策略、村庄社会基础等因素帮助农村“散乱污”企业逃避了政府的监管治理,对于环保治理效果造成了一定消减作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尧磊从企业的视角探讨庇护网络与被遮蔽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未来建立长效环保治污机制提出了不同改善建议。

13.jpg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醒讲师

14.jpg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李岩教授

15.jpg

山东女子学院孙旭友副教授

最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小逸副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孙小逸老师认为,本次会议采用深度交流的方式,对所有参会论文展开细致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这有助于环境治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共同推进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XML 地图